10月下旬小麦市场价格延续涨势。供应端,近期小麦产区经历极端秋雨,农户忙于秋收无暇出货,且降水影响物流,基层粮源供应偏紧。另外,华北和黄淮地区小麦晚播成定局,市场担忧新麦越冬前苗弱,农户和贸易商惜售挺价情绪浓厚,市场流通粮源减少。需求端,随着气温下降,面粉购销进入旺季,下游需求缓慢回升,面粉企业开机率有所提高,对小麦的补库需求增加。此外,华北地区新季玉米质量欠佳,部分饲料企业采购小麦替代玉米,进一步增加了小麦的需求。
展望11月,四季度面粉消费旺季预期仍在,预计中小企业开机率仍会回升,需求端支撑仍存,但受近期价格高位回落影响,行情或转入震荡调整态势。同时不容忽视的是,市场传闻后市托市小麦或将参拍,这将进一步改善市场供应环节,对麦价产生抑制;加之11月玉米质量大概率有所改善,届时饲料企业对小麦的替代需求将逐步减少,小麦价格支撑力减弱。综上,短期内小麦价格已出现高位回落,中长期需密切关注相关政策的发布和需求变化情况,麦价继续大幅上涨的概率不大。
供给仍旧偏紧 下游延续提价
截止上周,全国小麦市场均价出现高位回落。主产区华北、黄淮地区农户仍忙于玉米晾晒,小麦售粮意愿不足,基层粮源供应偏紧局面略有缓解。贸易商看涨情绪降温,部分持粮主体开始认售,市场流通粮源略有增加。叠加华北玉米品质受损引发的饲用替代需求边际减弱,双重刚需支撑力度有所下降。受此影响,前期持续上行的麦价出现回调,部分制粉企业收购价开始回落。最新报价显示,11月第1周主产区麦价高位回落,价格重心重新回到1.25-1.28元/斤这个区间运行。
新作播种推迟 政策投放控量
受阴雨天气影响,今年小麦播种进度普遍推迟,晚播面积较大。黄淮海以及华北多地,玉米收获缓慢;加之土壤墒情较差,农户玉米收获后土地难以顺利翻耕,冬小麦播种时间持续推迟。如今霜降节气已过,黄淮海等地小麦播种仍未全面启动,市场对于冬小麦晚播或面临减产的担忧转强,提振了市场对于现货小麦看涨的信心。
另外,中储粮小麦竞价拍卖,溢价成交明显。最近中储粮投放量不大,整体成交良好,很多都能溢价成交,如10月24日中储粮拍卖山东分公司小麦竞价销售结果:计划销售21、22年小麦7257吨,实际成交7257吨,成交率100%,起拍均价2420元/吨,成交均价2464元/吨,溢价44元/吨。受此影响,持粮农户以及贸易商看涨信心转强,加之渠道囤粮成本较高,惜售意愿偏浓,基层粮源上量持续偏少,供应格局较为紧张。本周从中储粮拍卖公告来看,预计投放量仍会处于较低水平,后续关注成交情况。
后市重点关注政策发布和需求改善情况
展望11月份,首先,坊间传闻11月份临储小麦或开启投放,倘若政策性小麦投放落地,这或将进一步缓和市场供应偏紧的局面。另外国内淀粉企业面临长期产能过剩的局面,主流淀粉企业利润承压,工厂进一步提价采购粮源的积极性或将减退。目前,小麦现货价格已出现高位回落,部分地区小麦报价回调至1.25-1.28元/斤区间。短期内,由于基层余粮减少,渠道认卖积极性提升,叠加面粉购销需求进入季节性旺季,小麦价格或在震荡中寻找新的平衡点。
另外,前期黄淮海玉米主产区连续阴雨,新季玉米品质下降,部分饲料企业为规避风险,重新启动小麦作为替代原料,增加了小麦的市场需求,曾对小麦价格形成支撑。11月份随着新季玉米晾晒、烘干后质量改善,以及国家秋粮收储政策落地,玉米价格有望止跌转稳,届时饲料企业对小麦的替代需求将逐步减少,小麦价格支撑力或将进一步减弱。综上,短期内小麦价格已呈现高位回落态势,中长期需密切关注相关政策的发布和需求变化情况,麦价继续大幅上涨的概率不大。